第三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召开

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2015年12月22日,第三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在北京大观国际顺利召开。本届论坛以“开放创新融合·共建天基丝路”为主题,继上届论坛提出“天基丝路”构想后, 就其实践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会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保华会见了巴基斯坦、委内瑞拉、埃及、泰国和中方相关专家,就进一步加强航天领域相关合作及 抓住 我国实施一带一路倡议 契机 推动集团公司国际化发展等话题进行了交流,集团公司国际合作部、长城公司领导及相关人员陪同会见。

    会议邀请了 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 巴基斯坦驻华使馆 、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等国内外16家单位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外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智库协会及企业代表进行专题交流 。巴基斯坦驻华使馆科技公使阿萨德·法瑞克伊提出,在巴基斯坦1R通信卫星成功应用的基础上,希望借助中巴空间信息走廊建设,开展更加广泛的中巴航天领域合作。委内瑞拉航天局执行主任马里亚诺·英伯特表示,中国的通信卫星、遥感卫星为委内瑞拉开辟了空间设施应用新天地,造福了民生。亚太空间合作组织(APSCO)战略规划与项目管理部副部长麦诺普·奥皮迈对APSCO的宗旨、项目分类、重点推出的合作网络发展计划等进行了介绍。

    论坛主办方倡议提升“一带一路”空间基础设施和空间信息应用硬实力、改善航天国际化发展软环境,联合相关智库、研究咨询和专业服务机构,构建合作机制,升级服务能力,共襄航天国际化发展。为切实推进“天基丝路”建设,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殷礼明提出带路沿线国家应加强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大力发展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促进多维度跨界融合,落地契合本地化应用需求的合作项目,让航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丝路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与民生改善 。

    会议还就航天国际化与金融资本对接、互联网与航天合作经典案例、航天国际化进程中风险识别与防范以及智库在“天基丝路”建设中如何发挥智力支撑作用等热点问题做专题交流。

    本届论坛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链接航天国际化供需双方,邀请带路国家驻华使节及航天机构官员、相关企业共话“天基丝路”,将中国航天国际化与带路国家的发展需求相结合;二是注重航天跨界融合,开启航天国际化发展议题与“互联网+”、金融资本的“对话”,推动跨行业间的融合合作,共谋航天国际化发展与合作大局。

    近年来,伴随我国航天事业迅猛发展,航天国际合作取得了多项成果。截至2015年12月,中国已先后与俄罗斯、巴西、巴基斯坦、委内瑞拉等30多个国家和机构签署了双边航天合作协定或协议;完成了52次国际商业发射(含10次国际搭载服务),发射了48颗卫星,含8颗国产卫星;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卫星导航、对地观测等领域的多/双边合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今年11月21日“老挝一号”通信卫星发射升空,中国卫星首次出口东盟;中俄卫星导航领域合作快速推进,北斗应用落地巴基斯坦、泰国等带路国家。这些实践标志着中国航天努力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互联互通的“天基丝路”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并将为我国航天国际化开启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交通部、商务部、国防科工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科技计划局、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等相关主管部门的代表及法国达索系统公司、瑞典空间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代表出席本届论坛;参会的嘉宾包括金融机构、智库/协会、高校与科研院所的知名教授专家、企业单位代表、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以及合作伙伴代表等共计260余人。

    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由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航天工业科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于2013年创办。作为定期举办的非官方、开放性国际会议,论坛旨在聚焦航天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为国内外航天业界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Date:2015-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