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可靠 服务一流 中国航天以实力迎来"回头客"

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


发射现场

2018年7月9日11时56分,
长征二号丙/SMA运载火箭
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将巴基斯坦遥感卫星一号("巴遥一号")和科学实验卫星PakTES-1A
送入预定轨道。

这是中巴两国继巴基斯坦通信卫星1R项目后的又一重大航天合作, 标志着中巴航天合作又迈进了一步。

    巴基斯坦是我国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在《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空间和外大气层研究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航天局关于航天科技和平利用的合作协议》和《中国国家航天局和巴基斯坦空间和外大气层研究委员会关于深化空间科学与技术合作的框架协议》的框架下,两国在航天领域已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2011年8月 巴星1R成功发射

    2011年底,我国向巴基斯坦在轨交付过一颗通信卫星——巴基斯坦通信卫星1R。在轨交付6年多来,在中国航天良好的售后服务保障下,卫星及其地面系统运行良好,为巴基斯坦提供了优质的卫星通信广播服务,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巴星1R地面站

    此次发射的"巴遥一号"是巴基斯坦自我国采购的第二颗卫星,也是首颗遥感卫星。"巴遥一号"是中巴双方在巴基斯坦通信卫星1R项目基础上的再度合作,表明了巴方对中国航天的高度认可。

中国航天是以怎样的优势
争取到客户的持续订单的呢?

是什么让巴基斯坦客户
对中国的航天产品如此钟情呢?

    "巴遥一号"项目总承包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长城公司")董事长刘强说,国家各部委、航天科技集团和社会各界对中国航天国际化合作的支持为中巴两国在航天领域的良好合作奠定了基础。

    他说,中国航天研制的产品质量是可靠的,长城公司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也是全方位的,这就是我们得以与巴基斯坦客户长期合作的一大原因。

    金牌火箭确保任务成功

    此次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丙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 是我国的第一枚"金牌火箭", 主要用于发射 低轨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早在1998年,这款火箭就凭借其高可靠性达到了国际惯例中对“金牌火箭”发射成功率需达到95%的要求。

    上世纪九十年代,长征二号丙火箭就已应用于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与俄罗斯质子号和美国德尔它火箭一起参与过名噪一时的“摩托罗拉铱星”的组网发射。


1999年6月12日 铱星第六次发射

    "巴遥一号"项目中,尚在用户意向阶段时,长征二号丙火箭就凭借出色的性价比,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很受客户关注。但双星发射重量超出了该型火箭的运载能力,必须采取措施提高运力。

后来,在合作伙伴的配合下,长城公司开展了多轮关于长征二号丙加上面级发射“巴遥一号”和巴科学实验卫星的技术论证,最终于2015 年初完成了这个项目的投标。

成熟卫星平台 历经时间考验

    “巴遥一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采用CAST2000卫星平台。

    卫星获取的空间遥感信息可广泛应用于巴基斯坦的国土资源普查、环境保护、灾害监测和管理、农作物估产和城市规划等领域,将对巴基斯坦发展国民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进步等发挥积极作用,也将为中巴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空间遥感信息服务。

    CAST2000卫星平台是一个具有高性能、可扩展性与灵活性的小卫星平台,已成功应用于多颗我国小卫星,并被证明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该卫星平台能广泛应用于地球观测、技术演示、科学探测、气象研究与应用、通信、导航等不同任务。


委内瑞拉地面站

    由长城公司总承的"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一号"和"委内瑞拉遥感卫星二号"也都是基于这个平台建造的。

    2012年发射的"委遥一号"虽已达到设计在轨寿命,目前在轨运行状态依然良好,已向委内瑞拉的各用户单位及其他国家航天部门分发了大量遥感图像,广泛应用于资源普查、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跟踪管理、农作物估产、国土安全等领域。

    去年10月成功发射的"委遥二号"当前也正为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发挥着积极作用。


委内瑞拉民众庆祝"委遥二号"成功发射

一站式服务

为客户创造价值

    长城公司是“巴遥一号”项目的总承包商,是中国航天与国际合作的一座桥梁。

    作为中国航天国际化经营的专业公司,长城公司已在国际商业航天市场摸爬滚打30多年,已从单纯的发射服务提供商发展成了航天产品及服务的系统集成商,能够完整地提供发射服务、卫星在轨交付、卫星地面测控站建设、卫星应用、项目咨询、融资、保险、人员培训等整体解决方案,从而全方位、一站式满足客户多方位的需求,其中融资支持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

    “巴遥一号”项目中,巴方聘请了欧洲专家作为项目顾问,对整个项目进行监造,提出了很高标准。

    事实证明,中国航天的产品和服务达到了国际水准,获得了客户的认可。

    包括此次“巴遥一号”发射在内,长城公司已完成了72次商业发射,共实施了13个国际卫星在轨交付项目。

    公司董事长刘强介绍说,长城公司在营销过程中,始终以客户为关注焦点,把为客户创造价值放在首位。

    为客户创造价值体现在,客户购买的并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是和产品有关的方方面面都将得到收益。从采购前的咨询,到采购时的融资,再到交付后的应用,客户在项目所有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有需求,长城公司都可提供相应服务。

    以人员培训为例,在“巴遥一号”项目中,我国已为近80名巴基斯坦学员进行了卫星系统、地面应用和卫星操作等知识和实践的培训。这些人员将成为中国和巴基斯坦航天技术交流的使者,通过把中国航天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回国内,推动本国航天的发展。


国际学员接受培训

    截至去年底,已有700多名来自委内瑞拉、玻利维亚、白俄罗斯、阿尔及利亚等国的国际学员在我国接受了培训,归国后大多成为了该国航天技术事业的骨干人员。

    在长城公司合作伙伴——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的支持下,卫星入轨后的测控工作也不需要客户过多操心,待卫星在轨道上运行一段时间,确保一切正常后才正式交付到客户手里。

    而卫星在轨交付给客户并不代表服务就结束了,负责任的售后服务也是中国航天获得客户信任的一个方面。

    长城公司此前交付的整星出口项目都长期派有技术人员赴地面站进行技术支持或提供远程的技术服务,为客户解决后顾之忧。

    激烈的国际商业航天竞争环境、多角度全方位的大量协调工作,专业的火箭发射、卫星制造流程,为中国航天积累了宝贵的人才资源。

    正因为有了这支在国际商业航天实战中成长起来的人才队伍为客户提供服务,项目拓展时,中国航天产品的优势和可靠的性能才能更完整、更全面地被客户所了解;项目执行过程中,各阶段进展才得以保障,客户的关切才得以在最快时间内得到答复。

    通过国际合作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中提到,中国将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姿态开展国际空间交流与合作。相信,中巴两国在航天领域将开展更多合作。

    随着我国卫星、火箭等航天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随着一个个项目的实施,长城公司在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在国际航天市场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能力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未来,长城公司将继续依托可靠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努力为中国航天赢取更多新老客户的青睐。


Date:2018-07-09